空杯心態(tài)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(tài)。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,先要把自己想象成“一個空著的杯子”,而不是驕傲自滿。
“清空你的杯子,方能再行注滿,空無以求全。” ----李小龍
空杯心態(tài)就是對過去榮耀、挫折的一種舍棄,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,舍得之后才能獲得更多,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,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,找到應該努力的方向。
我們來看一個關(guān)于空杯心態(tài)來源的故事。
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。傳聞一個寺廟里面有個德高望重老禪師,便去拜訪。
老禪師的徒弟來接待這位智者,智者很不屑,傲慢道: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,你算老幾?我要見老禪師!
后來,老禪師出來了,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,并為他沏茶。
可在倒水時,明明杯子已經(jīng)滿了,老禪師還不停地倒。
智者不解地問大師:為什么杯子已經(jīng)滿了,還要往里倒?
禪師說,是啊,既然已滿了,干嘛還倒呢?
老禪師的話外之音是:既然你已經(jīng)很有學問了,干嘛還要到我這里求教?
這就是“空杯心態(tài)”的起源,其實是告訴我們,做事的前提是要有個好心態(tài)。
先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,而不是驕傲自滿,你才更清楚要淘汰哪些不必要的東西,然后以一種謙卑的姿態(tài),敞開胸懷去迎接新知識、新事物。
在工作生活中,我們?nèi)绾巫龅娇毡膽B(tài)呢?
1.保持謙虛的學習態(tài)度。
空杯心態(tài)就是不斷學習,與時俱進。企業(yè)花錢培訓員工,有的員工學到了東西,而有的員工則抱怨沒的學。其實,有的學沒的學,關(guān)鍵在于自己想不想學,是否有“空杯心態(tài)”。
要有向前看的積極心態(tài)。要學會謙虛的去學習,自己不知道的事情,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知道,自己不會的就要多去問,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對待他人,這樣你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。
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。每個人的想法都不會相同,當你擁有了自己的想法,也要學會去傾聽他人,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個人,去學習,多問去學。
2.永不自滿。
古人曾有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,萬事萬物都需要遵循不自滿的信念,只有空杯狀態(tài)才能改變、優(yōu)化和完善自身。
永不自滿是空杯心態(tài)的前提。毛澤東主席說:“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,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,必須從不自滿開始。”
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,參加過1364場比賽,共踢進1282個球。并創(chuàng)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。
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,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。他不僅球藝高超,而且談吐不凡。
當他個人進球記錄滿1000個時,有人問他:“您哪個球踢得最好?”貝利笑了,意味深長地說:“下一個。”他的回答含蓄幽默,耐人尋味,像他的球藝一樣精彩。
遇到成功時不自滿。學問是無止境的,當你覺得他是有限的,你就會把自己的思維局限,不會繼續(xù)向前努力,學會做個空杯心態(tài)的人,多去向她人學習。
3.嘗試歸零的感受。
哈佛大學校長來北京大學訪問時,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(jīng)歷。有一年,校長向?qū)W校請了三個月的假,然后告訴自己家人,不要問我去什么地方,我每個星期都會給家里打個電話,報個平安。
校長只身一人,去了*南部的農(nóng)村,嘗試著過另一種全新的生活。在農(nóng)村,他到農(nóng)場去打工,去飯店刷盤子。在田地做工時,背著老板吸支煙,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說幾句話,都讓他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。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廳找到一份刷盤子的工作,干了四個小時后,老板把他叫來,跟他結(jié)帳。老板對他說:“可憐的老頭,你刷盤子太慢了,你被解雇了。”
“可憐的老頭”重新回到哈佛,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環(huán)境后,卻覺著以往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都變得新鮮有趣起來。工作成為一種全新的享受。
這三個月的經(jīng)歷,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搞了一次惡作劇一樣。新鮮而有趣。更重要的是,回到一種原始狀態(tài)以后,就如同兒童眼中的世界,一切都那么有趣,也不自覺地清理了原來心中積攢多年的"垃圾"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如果我們能夠定期給自己復位歸零,清除心靈的污染,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與生活。
4.不停地倒掉大腦中的渾水。
我們都常見這樣一個現(xiàn)象:如果一個杯子有渾水,不管加多少水,仍然渾濁;但一個空杯,不論倒入多少水,它始終清澈。
在實際工作中,我們很多人,一旦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,就會覺得工作起來非常熟練,無須接受新的學習,總覺得一些領(lǐng)導、管理、營銷理論也學得差不多了,業(yè)務(wù)知識在平時的工作中也在不斷地應用,雖然也想著繼續(xù)學點東西、不斷充實自己,但是因為有了老的知識即“杯子中的渾水”,學進去的東西并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好好地運用,然后慢慢地變成了“吃老本”。
社會每時每刻都在前進,周圍的環(huán)境在不斷變化。如果有了“空杯心態(tài)”,大家都把自己完全當成新生,虛心地向周圍的同事、同行、客戶等學習,我們就會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競爭社會要求了。
“人要有空杯心態(tài)和海綿心態(tài),讓自己從學徒的心態(tài)開始前行”。如果總是守著自己的半桶水,晃呀晃的,有相應的成就感---認為“也不過如此”。這個時候容易產(chǎn)生浮躁心理和驕傲心態(tài)。
長此以往,求知欲下降了,自傲心理加強了,學習的動力沒有了,于是便有了半杯水、半桶水,再也無法融進更多的知識。
保持空杯心態(tài)的*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來的水給倒掉。人的大腦就如同電腦一樣,你只有不斷刪除那些過時的知識和經(jīng)驗,才能不斷接受新的東西。否則,你的大腦和心靈就會被一些無用的垃圾塞滿而死機。
5.成功是失敗之母。
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,人們著眼于失敗能給人以啟迪,在未來的實踐中能有的放矢,避免重蹈覆轍,從而迎來成功。
解放初期,毛澤東有一次和周谷城談話,毛澤東說:“失敗是成功之母。”周谷城回答說:“成功也是失敗之母。”毛澤東思索了一下,說:“你說得好。”
當人們?nèi)〉贸晒?,志得意滿,意氣風發(fā),人會放松警惕,放棄進取,一旦被對手乘虛而入,失敗轉(zhuǎn)瞬即至。從這個道理上說,成功為失敗之母。
福特汽車公司的創(chuàng)始人福特一世成功后失敗的故事。
福特16歲闖天下,依靠杰出的管理專家和機械專家,使福特公司成為世界上*的汽車公司。但老福特面對成功后的榮譽忘乎所以,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,逐漸聽不進別人意見,一批英才紛紛離去,使公司每況愈下,瀕臨破產(chǎn)。
1945年福特二世上任,接過老福特的爛攤子,禮賢下士,勵精圖治,聘請了一批管理精英,重整旗鼓,起死回生,達到了新的高峰。但小福特又重蹈覆轍,獨斷專行,把自己看作公司內(nèi)至高無上的皇帝,搞得公司內(nèi)人人自危。
80年代初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大權(quán),并被公司除名。
微軟公司總裁比爾•蓋茨說過:“對于成功的企業(yè)和企業(yè)家來說,其事業(yè)*的威脅不是來自競爭對手,而是來自于他們自身”。
人生沒有*輝煌,“月盈則虧,水滿則溢”。成功者首要做到的是頭腦清醒,眼光明亮,像孔子一樣不斷“三省吾身”,從非理性的高處迫降;像唐太宗一樣不斷“三鏡自照”,不斷地矯正人生的航標,從新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做事和做人,甩掉成功的包袱,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。
6.不斷地挑戰(zhàn)自我。
挑戰(zhàn)自我,是對已經(jīng)存在的某種狀況的不滿,是對某種理想境界的追求,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。
有位哲人說過:“自己把自己說服了,是一種理智的勝利;自己被自己感動了,是一種心靈的長華;自己把自己征服了,是一種人生的成熟。”但凡說服了,感動了,征服了自己的人,就能征服一切挫折、痛苦和不幸。
95歲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。
有兩位年屆70歲的老太太,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,于是便開始料理后事;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齡的大小,而在于有什么樣的想法。
她去了一家很有名的登山運動俱樂部報名,準備參加培訓。自己的堅持說服了俱樂部經(jīng)理人,她成為整個俱樂部里年紀*的一位會員。
于是,她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,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高峰,最終她以95歲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,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。她就是*的胡達•克魯斯老太太。
70歲開始學習登山,這乃是一大奇跡。但奇跡是人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成功人士的首要標志,是他思考問題的方法和不斷挑戰(zhàn)自我的精神。堅持自己的夢想,總有一天就會成功。
7.創(chuàng)造充滿鉆石的未來。
不要有疑心,想法要簡單。當人的思想太復雜時,也許他只會想,停下了前進的腳步,只要戒掉疑心,努力的去做,不停的去行動,你才能收獲更多。
有天晚上,一群游牧民族正想扎營休息時,忽然被一束強光所籠罩。他們知道神要出現(xiàn)了。帶著熱切的期待,他們等待著來自上天的重要訊息。
最后,神的聲音說話了:“盡力收集鵝卵石。把它們放在你們的鞍袋里。再旅行一天,明晚你們會感到快樂,同時也會感到愧悔。”
他離開后,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與憤怒。他們期待的是偉大宇宙真理的揭秘,使他們足以因此創(chuàng)造財富、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。但相反的他們卻被吩咐去做這件卑微而無意義的事。
但無論如何,神來訪的亮光仍使他們各自揀拾了一些鵝卵石,放在他們的鞍袋里,雖然他們并不怎么高興。
他們又走了一天路,當夜晚來臨,開始扎營時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鞍袋里的每一顆鵝卵石都變成了鉆石。他們因得到鉆石而空高興極了,卻也因沒有收集更多的鵝卵石而愧悔。
我們既要志存高遠,又要腳踏實地,盡量收集準備你成功的知識、技能鵝卵石,你就可以期待一個充滿鉆石的未來。
8.保持終身學習的動力。
擁有空杯心態(tài)的人,不管達到多大成就,依然對學習保持著高度的熱情。
亨利•福特曾說:“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已經(jīng)進入老年,無論他在20歲還是80歲,堅持學習的人則永葆青春。”
查理•芒格在80歲的時候也說過一句話:“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維模型,這一年我就白過了。”
曾經(jīng)大火的國產(chǎn)劇《我的前半生》,主演馬伊俐在一期采訪中,說道一件事。
當時陳道明在劇中客串一個角色,戲份、臺詞都很少。
但沒戲的時候他也不去休息,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,看那些年輕演員們怎么演。
陳道明之所以這么做,其實是有原因的,陳道明在現(xiàn)場有說過:
“表演是帶有那種年代痕跡的。你帶著那個年代感的痕跡,到現(xiàn)在的年代來演戲,很可能要脫節(jié)。所以要站在一個前輩的角度,但抱著一個學習的態(tài)度,來看正當年的人是怎么演戲,這樣學。”
陳道明身上,就是種空杯心態(tài)。
這是一個知識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的時代,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,要想不被淘汰,我們也需要讓自己擁有空杯心態(tài):活到老,學到老。
終身學習不僅是我們適應變革生存的內(nèi)在動力,更是保持競爭力贏得成功的核心行動力。我們要時刻“空杯”,勇于放下,善于學習,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,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穩(wěn)、更遠。
轉(zhuǎn)載:http://www.nywlwx.com/zixun_detail/109763.html